在竞争激烈的运动品牌市场中,安踏凭借其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创新的营销策略,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大幅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2024年,安踏集团的收入同比增长13.6%,达到708.26亿元,净利润大涨50.7%,毛利率高达62.2%。这一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安踏在品牌建设、产品策略和市场拓展上的全方位布局。今天给大家深入剖析安踏的增长策略,解读其品牌向上、价格向下、市场向外的营销密码。
一、品牌向上:重塑高端形象,抢占心智制高点
(一)商品IP化与专业度升级
安踏借鉴始祖鸟的“四座庙、四座佛”策略,聚焦核心品类,打造标志性产品,形成商品IP矩阵。例如,推出专业跑鞋C202 GT PRO、慢跑鞋PG7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打破“大众品牌不专业”的刻板印象,提升技术壁垒。这种策略不仅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提升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专业形象。
(二)高端渠道突破
安踏在SKP等顶奢商圈开设SV黑标店,颠覆传统门店模式。这种高端渠道的突破,不仅提升了品牌的溢价能力,还通过场景化体验建立高端消费者的信任,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争夺高净值客群。目前,SV黑标店的月坪效已达2万元,是普通门店的20倍,显示出高端渠道的强大吸引力。
(三)品牌叙事重构
安踏通过“零碳使命店”等概念店,抢占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话语权,强化社会责任形象。同时,与知名运动员和团队合作,如签约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总冠军球队球星凯里·欧文、埃塞俄比亚长跑名将凯内尼萨·克勒等,背书专业性能,扭转消费者认知,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二、价格向下:极致效率革命,巩固大众基本盘
(一)供应链整合降本
安踏通过合并分散的T恤生产部门,统一工厂与生产线,将成本从199元压缩至119元,实现“低价高质”。这种供应链整合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通过垂直整合模式打破传统订货会制,缩短供应链周期,提升反应速度,进一步巩固了大众市场的基本盘。
(二)精准定位反哺规模
安踏坚持大众市场定位,严控产品价格带,如跑鞋锚定299-399元区间,避免过度溢价导致用户流失。同时,通过“开1家高效店关10家低效店”的策略,淘汰年效百万级门店,集中资源打造千万级坪效标杆店,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平衡。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还通过精准定位反哺了市场规模。
(三)组织机制创新
安踏以“加减40分考核权限”打破KPI僵化,容忍新业务短期亏损,鼓励创新试错。同时,拆分婴幼童与中大童业务线,精细化运营不同客群需求,提升转化效率。这种组织机制创新不仅提升了内部运营效率,还为品牌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市场向外:多维破圈布局,构建全球化版图
(一)本土市场深挖潜力
安踏通过发展更多更具针对性的新业态,如全直营、全配货、无订货会的“超级安踏”等,颠覆传统零售,抢占下沉市场空白。同时,推出专业儿童篮球鞋等产品,用“细分赛道极致化”策略构建差异化壁垒。这种本土市场的深挖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市场渗透率,还通过细分赛道的极致化,进一步巩固了品牌的市场地位。
(二)国际化破局尝试
安踏在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和荷兰设立设计研发中心,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好商品”。同时,进驻美国旧金山Footlocker体验中心,试水海外市场,并借力亚玛芬集团(始祖鸟母公司)的全球资源,探索品牌协同出海路径。这种国际化破局尝试,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还通过全球资源的整合,为品牌的长期国际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行业规则重构野心
安踏通过价格革命倒逼供应链升级,以门店体验重塑品牌价值,以技术突破打破外资垄断,最终实现从“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跃迁。这种行业规则重构的野心,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还通过规则的重构,进一步巩固了品牌的市场地位。
四、结语
安踏的增长策略是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旨在通过自我颠覆打破增长天花板。品牌向上、价格向下、市场向外的三大战略,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还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营销策略,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大幅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安踏将继续推进品牌突破,打造多元化的鞋服产品矩阵,提升专业运动品牌心智,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