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随着旅游群体的大众化,旅游也从观光类型转换到深度体验类型,用户对旅游的体验消费、精神消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旅游消费在面对用户对个性化消费、情感消费的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旅游产业的供给必须与需求保持同步匹配。
所以,代表着旅游文化气息与精神魅力的IP便应运而生了。
打造 IP的“三化”
1、特色化
消费者怎么才会来?当然是有特色,有吸引点才会来。
IP本身就有自己强烈的色彩,例如:迪士尼、Hello Kitty主题农庄、草莓庄园 …… 等。
怎么做好IP的独特性?怎么去创造属于自己的IP?—— 把资源整合好、运用好,转化成自己的内容,那就要营塑特色+立足本土化了。
在IP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营造特色,结合当地的人土风情,深度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形成文化图腾,将这些串联成为整体的故事。
这样打造的IP能够和消费者建立起一种情感连接,找到共通的情感,及文化认同感,通过一种普遍的认知感觉与共情—— 聚焦出最有核心吸引力的旅游产品IP,这样才能形成IP的引爆源。
2、体验化
消费者来了,做什么?
游客到了主题公园,实际上购买的是体验,最后形成的体验记忆。为大家提供极致的体验,让大家都能身临其境参与融入进来,实现参与度最大化的颠覆!旅游IP打造 —— 也需要从消费者的内心出发,布设场景,并围绕场景塑造氛围,加强互动,最终打动游客的心。
新时代快速变化下,消费者决定购买产品往往并不是只看产品本身,而是综合看产品所处的场景,希望从日常生活的场景切换到不一样的消费场景 —— 因此,需要围绕IP主题故事进行情感设计、仪式设计、氛围设计、活动设计,并融合多元化的消费盈利业态,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消费承载空间。
场景的活力,来源于消费者亲身的互动体验,要将场景IP与科技、文化和创意融合 —— 通过感官营造、角色塑造、实景演艺、虚拟再现、情境演艺、文创手工、极致体验等形式,提升消费吸引力,增强消费黏性。
3、创新化
消费者走后,怎么来第二次?除了第一次让消费者收获美好的回忆后,就是不断的创新才能吸引他们第二次的光顾了。
而持续创新能力,源于对“旧”的理解。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旧”,又哪来“新”?—— 还是要立足最熟悉的本土文化中,最旧的东西,不断推陈出新才可以。
IP创新过程中,最大的难点:首先,是成长性和持续性,我们看到所有主题公园每两年都会更新内容;其次,要打造自主性、独特性、延伸性和持续性。大家看到很多景区一开始不错,过了三五年发现还是那样,没跟上时代发展。
1、塑造自主品牌,打造重复消费力
品牌代表在消费者眼中形象、对消费者承诺。所以,景区在业态品牌上需要差异化规划和培育,塑造二次消费的品牌矩阵 —— 通过长期运营,塑造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买单。
当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可打破景区销售的瓶颈,构建立体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增加游客的重复购买力。
2、创新文创热品,打造消费引爆点
对于景区二次消费来说,最具价值的还是原创内容,这是未来景区消费更具有想像力的板块。
所以,这里定义的文创热品 —— 不仅可以消费,可以形成景区引爆市场的载体,也可以增加游客的情感黏性,充当着维护客户关系的角色。
同时,文创商品是景区在地文化的直接体现,属于景区可移动的风景,这就使文创商品成为旅游目的地体验的一个极好的补充和延伸。
3、重构场景体验,打造消费主题空间
二次消费卖的不仅是产品,而是一种主题化的生活方式。在品质旅游时代,消费升级释放的体验式购物需求,使得线下空间重新作为变现的入口被瞩目,而变现的路径 —— 必须通过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来实现。
从文创商业的角度 —— 需要人、物、空间保持文化认知的一致性,才能一步步构建主题化空间的强大势能。
4、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科技
近年来,景区巧做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科技结合。将文化产品应用到目的地的各个景区、城市流量聚集点、乃至于所有人的生活中,从有型的产品形态最终演变成无形的文化氛围。
IP只是一种流量、一种数据存活而已,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 最终是为了与品牌相关的客群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交易上的转化。
来源 | 优曼规划与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