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市场快速迭代的今天,品牌如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泡泡玛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情绪价值的挖掘和IP的深度运营,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近期,泡泡玛特为旗下情绪人气IP「Hirono小野」开设独立品牌店,这一举措不仅是品牌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其IP长线生意战略的生动体现。
情绪IP: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
泡泡玛特的成功,离不开对情绪价值的精准把握。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通过消费获得情感共鸣和精神慰藉。Hirono小野,这个带着些许丧气、野性却又真实的小男孩,正是泡泡玛特为现代人打造的情绪寄托。
Hirono小野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泡泡玛特设计总监Lang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摆脱社会期望,做真实的自己。这种对“真实”的追求,迅速引发了年轻人的共鸣。Hirono小野的形象——蜷缩在角落、带着孤独与叛逆——仿佛是现代人内心深处未曾表达的情绪的具象化。这种情绪价值的挖掘,让泡泡玛特的IP不再仅仅是玩具,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IP孵化:从艺术到商业的多维叙事
泡泡玛特对IP的孵化,不仅仅是推出一个形象,更是构建一个完整的情感世界。Hirono小野从诞生之初就拥有丰富的故事和艺术呈现。泡泡玛特通过艺术展、雕塑、绘画、装置等多种形式,为小野打造了一个立体的情感宇宙。
例如,泡泡玛特为Hirono小野举办了线下艺术展「只要那个早晨不来,就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你」,将小野的形象融入绘画、雕塑、装置等艺术作品中。这种艺术化的推广方式,弱化了广告的强加性,让消费者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自然地与IP建立情感连接。
此外,泡泡玛特还通过影像艺术家的共创,将小野置于不同的自然与文化背景中,如阿那亚黄金海岸的8米高雕塑、宁夏岩壁的对话、浩瀚宇宙的时钟指针等。这些艺术共创不仅增强了小野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更让其成为当代人心中“广莫之野”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商业生态:从潮玩到生活方式的渗透
泡泡玛特的IP孵化不仅仅停留在艺术层面,更通过商业化的手段,将IP渗透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Hirono小野的衍生品涵盖了陶瓷杯、音乐盒、手机壳、卫衣、针织衫、帽子等多种品类,试图通过IP衍生品业务覆盖粉丝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4年,泡泡玛特进一步拓展了Hirono小野的商业生态,为其开设了全球品牌首店。这家店铺不仅是销售产品的场所,更是通过空间设计和艺术陈列,为消费者打造了一个情绪共生场。店铺内部采用回收木材与混凝土元素,营造出“都市与荒野交汇的庇护所”的氛围;传统中药铺的药柜被巧妙引入,传递出小野与疗愈的关联;雕塑、版画、画册的嵌入,则增加了空间的艺术属性,使其成为消费者的打卡和闲逛目的地。
长线生意:IP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泡泡玛特的IP战略,是一场长线生意。品牌通过持续孵化和运营IP,探索IP在价值实现路径上的更多可能性。Hirono小野的成功,为泡泡玛特的IP商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情绪价值的挖掘到艺术化的呈现,再到商业生态的构建,泡泡玛特通过多维度的策略,延长了IP的生命周期。
泡泡玛特的IP战略不仅体现在Hirono小野上,还包括MOLLY、THE MONSTERS、SKULLPANDA、DIMOO等其他头部IP。这些IP通过不断更新的故事、艺术呈现和产品创新,持续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泡泡玛特还通过推出搪胶毛绒玩具、积木、珠宝饰品、动画手游,甚至城市乐园等项目,进一步拓展IP的价值链。
结语:泡泡玛特的未来与挑战
泡泡玛特的IP长线生意战略,为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然而,IP的热度总有周期性,泡泡玛特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持续创新,保持IP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未来,泡泡玛特需要继续挖掘情绪价值,探索新的艺术呈现形式和商业生态模式,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期待。
泡泡玛特的故事告诉我们,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集合,更是情感和文化的载体。通过深度运营IP,泡泡玛特不仅卖出了玩具,更卖出了情感和生活方式。这种从情绪到商业的转化,或许正是品牌长青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