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饱和度增加的当下,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2024年,众多品牌在缩量竞争与存量博弈中艰难前行,而一些头部品牌却凭借精准的策略与创新的营销,实现了稳健增长。通过对2024年度十大品牌的复盘,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2025年品牌增长的关键启示。
一、品牌增长的核心:聚焦核心能力与用户价值
(一)天猫:回归零售本质,创造良性消费环境
天猫在2024年蝉联年度全场最佳品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回归零售本质,聚焦品牌力、商品力和价格力。通过优化购物体验(如取消618预售机制)、出台政策扶持商家(如解绑“仅退款”政策)、投入资源帮助品牌沉淀心智认知等举措,天猫不仅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还为商家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这表明,在存量市场中,品牌需要回归本质,通过优化用户体验与商家生态,实现长期增长。
(二)淘宝:升级用户体验,强化“万能淘宝”定位
淘宝在2024年明确“用户为先”的战略,通过优化平台供给、创造性价比、提升消费频次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了“万能淘宝”的定位。例如,淘宝在不同节点推出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如春节送“宝贝”到家、解锁“同款奥运”等,同时针对年轻人群和细分领域进行精准沟通。此外,淘宝还通过优化价格策略(如618不做算术、双11免佣金)和服务升级(如新疆、香港地区开放包邮),降低了用户门槛,提升了用户忠诚度。这表明,品牌需要不断升级用户体验,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差异化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二、营销创新:IP化、内容化与技术驱动
(一)小红书:IP化战略,将生活现场变成营销场
小红书在2024年通过明确电商定位(生活方式电商)和首次加入双十一战局,实现了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营销IP化战略。小红书全年推出80多个营销IP,涵盖消费生活方式和品牌业务两大类,通过热点场景打造、趋势挖掘、产品种草和用户价值沉淀,为品牌提供了长周期解决方案。例如,雪人节IP紧跟冬季冰雪生活方式,马路生活节则结合线下citywalk场景,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此外,小红书还通过种草理论、方法论和工具的输出,将种草从营销提升到经营方法的维度,进一步拓展了商业价值。这表明,品牌需要通过IP化战略,将营销融入用户生活场景,实现品牌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二)抖音:内容驱动,实现商业与用户的双赢
抖音在2024年通过回归内容本质,实现了从流量场到生态圈的进化。一方面,抖音通过打造“群像”内容,强调每个人都是主角,让素人和优质内容得以脱颖而出。例如,李子柒回归引发的文化传承热潮、抖音科学夜的知识普惠等,都提升了平台的内容深度与价值。另一方面,抖音通过内容与货架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电商体验的升级。例如,抖音在大促期间通过简单直接的福利发放和情感共鸣的营销策略,促进了用户消费。此外,抖音还通过升级抖音超市、打造热门旅游目的地等方式,扩大了线下生活边界,让消费离用户更近。这表明,品牌需要通过优质内容驱动用户参与,实现商业与用户价值的双赢。
(三)苹果:技术与人文结合,打造深度品牌体验
苹果在2024年通过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进一步巩固了其科技圈风向标的地位。一方面,苹果推出了Vision Pro、iPhone 16系列等创新产品,通过简洁明了的营销动作,展示了科技硬实力。另一方面,苹果在产品创新中倾注了更多人文关怀,例如在隐私保护和无障碍技术上的投入,以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如贺岁片《小蒜头》)。这表明,品牌需要将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相结合,通过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通过人文关怀增强品牌认同感。
三、品牌建设:长期主义与用户关系的深化
(一)麦当劳:童心引力与本土化创新
麦当劳在2024年通过“童心共同体”理念,实现了品牌欢乐基因的延续与升级。麦当劳通过联名、周边、促销活动等方式,唤醒全年龄段的童心,同时针对年轻人群推出开麦短剧等创新内容,增强了品牌与用户的情感连接。此外,麦当劳还通过本土化创新,如与三星堆联名、推出中式纳凉周边等,进一步融入中国市场。这表明,品牌需要通过长期主义的品牌叙事,结合本土文化与用户需求,实现品牌价值的持续增长。
(二)小米:用户参与感与口碑建设
小米在2024年通过“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完善,实现了品牌高端化的突破。小米汽车的推出不仅补全了生态拼图,还通过互联网思维的营销策略,让用户全程参与产品开发与推广,进一步强化了用户参与感和品牌认同感。例如,小米通过发布会预告、建造过程公开、硬核评测等方式,让用户成为品牌旅程的一部分。此外,小米还通过“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诀,不断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口碑为王”的品牌形象。这表明,品牌需要通过用户参与感和口碑建设,实现品牌与用户的深度绑定。
四、2025品牌增长启示录:三大关键趋势
(一)近场沟通:更懂用户,重塑内心秩序
2024年,品牌营销的趋势是更贴近用户的心理和社交需求。品牌需要通过生活化、轻量级的沟通方式,与用户建立高频互动。然而,在“情绪价值”泛滥的当下,品牌需要更进一步,通过深度洞察用户需求,帮助用户重塑内心秩序,实现从“玩在一起”到“懂我”的转变。
(二)AI驱动:技术内化为生产力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品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品牌需要快速将AI技术纳入创新实践,通过技术升级用户体验和精准营销。例如,通过AI实现内容创作、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等功能,提升品牌与用户的互动效率和体验深度。
(三)长期主义:持续的品牌建设与用户关系深化
在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品牌建设的长期价值愈发重要。品牌需要通过打造品牌符号、IP和价值观,强化用户心智份额。同时,品牌需要通过可持续的用户关系建设,将品牌叙事落实到用户体验中,实现品牌与用户的共同成长。
通过对2024年度十大品牌的复盘,我们可以看到,品牌增长的核心在于聚焦核心能力与用户价值,通过营销创新、技术驱动和长期主义的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的增长。2025年,品牌需要在近场沟通、AI驱动和长期主义方面持续投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