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治国讲话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很荣幸出席由中国市场学会举办的是市场总监培训认证工作总结会。借此机会,我想就发挥行业中介组织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作用谈谈几点看法:
一:市场经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运营规则也日趋有序、规范、科学,更加公正,公平,公开,参与者必须靠自身的人才实力、经济实力,增强竞争实力。而在这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必须转变,从管理型逐步向指导型、服务型转变。政府相当多的工作可以移交给中介组织去办,即由官办转向民办。政府制定游戏规则,民间组织去运作,去执行,"办也有决,不离原则"。由行业中介组织采取民营的机制,民办的方式去办教育,去办人才培训,去办资格认证,也是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才能,把政府想要干的事情干的更好。
在党和政府宏观指导下,而放手让民间去办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工作早就有这种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早在1944年陕甘宁边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倡导民办教育的问题,讲到孔子是中国民办教育的先行者,3000弟子和72贤人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培养培训工作逐步开放,由政府包办,逐步向民间开放,大批民办教育机构涌现,中介组织也异常活跃,共同推动和促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加快培养。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的特景下,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认证,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当务之急,尽快建立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特别是民营企业更有其紧迫感和急切需要。
二、行业培训认证工作需要良好环境
开展资格认证是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一定要有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国市场总监开展资格认证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为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得到社会和出资人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教育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进一步发展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开展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社会化的专业技术评价工作。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国际互认,遵循市场规律,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是行业中介组织,为社会培养、评价和推荐专业人才的工作原则。
有关专家建议,除少数情况外,资格的培训、考试、认证任务应该由行业组织来承担,而政府行政机关应该适当退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行的诸多资质、资格的许可工作,将退出行政许可的范围,由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的自律管理来替代。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营销资格认证工作在中国刚刚起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由社会团体去建立真正符合中国企业需要的、与国际接轨的企业营销管理人员资格认证体系,并以此证据,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培训与认证,是有效推动我国以职业营销经理人为代表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形成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国外,业务资格培训都是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来做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我国开展资格认证工作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其中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同志们,营销人才的资格认证在我国还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是一项促进企业、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不断进步的伟大事业。让我们与时俱进,务实创新,一定会逐步树立起我国营销经理人的新形象,为形成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营销管理人才队伍做出贡献!
民营经济将担当未来主角(专访)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治国谈民营经济发展前景
□本报记者 李忠峰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等。展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教授、高级工程师王治国。
王教授认为,未来20年,我国民营经济将会出现新的发展,将承担起新时期的历史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经济的主流形式
王教授说,"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00年底,我国GDP总量为89468.1亿元,到2020年要翻两番应为357872.4亿元,到2020年,预计民营经济总量将占我国GDP的90%以上,其GDP总量应为322085.16亿元。地、县级财政90%-100%将来自民营企业,民营投资将占全社会总投资的80%左右。
目前全国已有4万家民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重要力量,其进出口增幅大大高于其它类型企业。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8.6%,其中出口327.7亿美元,增长66.5%,进口204.4亿美元,增长4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它行业和领域通过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这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民营经济必然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流形式。
解决就业的主渠道
"民营企业将会承担起就业主渠道的历史责任。"王教授认为,由于国有企业要进一步调整布局和结构,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将转换经营机制,加盟到民营经济中来。据有关资料介绍,到2002年底,我国国有经济单位、集体企业共下岗2736万人。今后几年年均还要减少约480万人,减幅约为60%。而民营企业中的私营企业,2002年从业人员为2653.3万人,比1998年增加943.3万人,增幅为24.2%。
我国每年城镇待业人员有1000多万人。2002年,城镇失业人口有770万人。两项相加,需要安排就业人员1770万人左右。如何安排好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此外,到2020年城镇化程度将达到55%,有2.5亿-3亿农民转入城镇,再加上原城市需要就业的人口近1.2亿左右,这近4亿待业人员有90%左右要到民营企业中来。
发展区域经济的主力军
2002年底,民营经济总营业收入、技工贸总收入增加值为74427.81亿元,按GDP可比计算,占全国102397.9亿元的73.4%。如果扣除民营企业中的国有、公有、外资和港澳台的股份约14%左右,纯民间资本对我国GDP增长贡献率约为63%左右。有一些地区已超过70%,甚至80%-90%。"可以看出,哪个地区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哪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增长就比较快。"以甘肃省和浙江省为例,1978年,甘肃省人均GDP为257.23元,浙江省为244.2元,浙江省低于甘肃省;到了2002年,甘肃省为1161亿元,浙江省GDP总量为7670亿元,是甘肃省的6.61倍;浙江省民营经济占GDP总量87%左右,而甘肃省只有25.2%,浙江经济总量从全国的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浙江省是一个资源贫乏省,全国倒数第三,2002年GDP却比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和还要多525.5亿元,东北三省GDP之和,还低于广东省71.7亿元。而东北三省的资源在全国是丰富的,多项指标列第一,经济总量为什么低于浙江省?
去年,浙江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达2935亿元,占全省GDP增加值的比重为51.4%。中共十六大后,全省平均每天新增私营企业150家;浙江省工商业领域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38.7%上升到目前的90%左右。有些地市占到90%以上,如永康市国企占全市GDP的2%,集体企业占3%,民营经济已占95%。
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
"民营企业科技越来越高。"王教授说,2002年科技型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经费占当年收入的2.4%,预计会逐年增加。过去人们都认为民营企业主要在服务业,没有什么科技,然而今天却不同了。他们不仅重视传统产业,也重视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不仅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重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仅重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也重视虚拟经济,涉足领域越来越宽。
民营企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1992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只有56万人,到2002年已有783万人,科技人员达150万人。成长最快的企业是高学历、会管理、懂市场的民营科技企业。民营企业的人员素质在逐年提高,民营企业老板用在教育上的支出最多,占总支出的36%左右。
实现公有制的主要形式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王教授说,事实上在民营企业中完全私有一家独办的很少,合伙股份制占大多数。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例,2002年底统计结果,私营个体占26.77%,股份合作制、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总数的5.27%、0.84%。民营企业越做越大,社会公有成份越大,与公有制企业越接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
20多年的实践证明:私营经济带有一定的社会公众所有成分,特别是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公众资本进入以后,便不再完全是原来的属性了。民营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以后,文化理念、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
王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逆转,改革开放不可逆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逆转,发展民营经济也不可逆转。我国的民营经济今后十几年中将会有更快更大的发展,将会肩负起新时期的历史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